和GK12相近時間還有同樣都是捷星日本的GK50飛KIX, GK92飛NGO, 所以這三班次是一起開放check in.
排隊動線和check in櫃台都是一起用的, 而且並沒有另外開一個給web check in使用的櫃台讓你不用玩貪食蛇快速辦理託運和領登機證.
我事先web check in時, 不知道為什麼不能選位(系統直接分配), 所以拿到的是一個中間的位置, 現場輪到我的時候, 我問地勤"可以的話能不能換給我一個靠走道的位置?"
地勤人很好, 三兩下就搞定然後給我一個靠走道的位置了, 雖然是不太好睡的逃生口前一排(椅背不能後倒)就是了.
一樣都是A320, GK比其他幾家好一點的地方是這個座椅下方的高度比較高, 我這個相機包搭其他幾家
(MM/JW甚至是787的TZ) 都會卡卡的, 要用點蠻力硬塞, 只有GK可以很輕鬆的往前推進去.
機上除了GK有台籍空服所以廣播是日英中以外, LCC就那個樣子, 而且又是紅眼航班, 吃碗泡麵後就瞇一下, 醒來就到NRT了.
NRT三航廈的PU跑道真的對行李箱不是很友善, 推起來阻力比較大, 甚至比柏油路面還要費力些. 所以在航廈內沒辦法就算了, 往來二三 航廈間可以的話還是盡量去搭接駁車或用行李推車吧.
回程的GK11沒辦法在APP上辦web check in(去程是在電腦上操作的). check in時, 前面不少台灣旅客大包小包, 然後在櫃台那邊當場開包 橋來橋去的...
排隊排的龜懶趴火,地勤大概也被他們搞的心情不是 很好, 每個看起來都面無表情 XD
*另外, 地勤中似乎也有台籍成員, 遠遠的有聽到有位地勤小姐 操著很流利的台灣口音辦理check in.
輪到我的時候, 直接護照遞過去, 日籍地勤小哥問了句"Japanese ok?" 然後整個過程就全部用日文了. 大概是看我Japanese ok, 又很上道的直接遞護照沒有拿行程表,
行李也是很乾脆的只有一個行李箱一個背包, 刷完護照地勤小哥就問我說 "雖然你有選位, 但今天有更大的位置可以無料升級, 是手提行李必須 放到上方行李櫃的逃生口位置, 要換過去嗎?"
可以爽一下當然二話不說同意了. 於是就拿到這樣子一張被加註JP ok的登機證.
登機時, 逃生口的位置是優先登機的(如果是在一二航廈的話), 但這裡 是三航廈...於是比人早過登機門的優勢也就變成只能優先登上接駁巴士, 保證你在巴士上有位置可以坐而已, 還是要等巴士塞滿才開去飛機旁.
GK安排逃生口的位置後來在飛機上觀察了一下還蠻有趣的, 12 & 13排四組各3個位置裡:
我和另外一對日籍情侶坐12ABC, 12DEF坐了一對台籍情侶
三位講英文的阿兜仔坐13ABC, 13DEF坐了兩位日籍大叔
於是四個逃生門就這樣子中英日三種語言分配好了.
還有...GK的空服有夠強大, 負責中間這段的空服是一位看名字(Tomomi) 應該是日籍的空服. 原本旁邊坐12 DEF那組台籍情侶是另一位空服過來用 中文跟他們解釋逃生口座位的規矩的.
但是在送完餐後, 那組台籍情侶似乎不知道逃生口的位置不能後倒, 於是 按了服務鈴, 這位Tomomi小姐過來後居然操著流利的台灣口音跟他們解釋. 而且除了台籍空服和這位強悍的Tomomi以外,
還有其他日籍空服可以用著 日本口音的中文服務...GK的空服語言上都這麼強大嗎?
結論, GK搭起來很好很舒服, 座位設計上比MM跟JW友善一些, 服務 也很不錯, 時間價錢都適合的時候, 搭GK的班機應該很好的選擇.